发布时间:2017年08月17日 03:09:32 信息来源:本站 浏览次数:
慕尼黑会议出差报告
2014年6月28日至7月6日,院气标所赵蓉代表中国参加2014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ISO/TC158(气体分析委员会)工作组会议,现就本次会议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:
气标所从2013年12月开始筹备本次会议,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会,专家来自大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,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。2014年6月28日,从成都出发飞往慕尼黑,在北京转机。抵达慕尼黑后,熟悉会议地点及周边环境,将会议资料整理并再次熟悉国际项目答辩相关事宜及气体分析-采样导则第一部分的内容。
7月1日至7月2日参加了ISO/TC158的5个工作小组的全部议程:WG1 Terminology (术语);WG 2 Quality assurance of gas analysis(气体分析质量保证);WG 3 Gravimetric methods(重量法);WG 4 Comparison methods and certificates(比较法和证书);WG 5 Static and dynamic methods(静态和动态法)。在WG4工作组会议上,向各国专家陈述了气体分析-采样导则的第一部分:总则。各国专家对该部分提出意见如下:
1, 参考文献太少。在现有的标准中,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压缩气体,液化气体和管道气体的标准,但是在其它气体的采样中,也涉及到这些气体的采样,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,应该把所有这些标准作为参考文献都列上。仔细阅读这些标准,而不仅仅是列出来。找出这些标准中,哪些具有普适性,哪些不具有,然后综合这些没有的内容,具有创新性的写出一篇标准,而不是简单的总结与重复。在新的标准中,除了要有创新外,要考虑到标准本身对已有标准的贡献。
2, 标准应该考虑到更多的利益相关者,需要更多的做研究,使更多的人受益。该标准写的不具体,没有可操作性,对使用者没有用处,需要更多的细节。需要加入新的方法,新的图表。要注意标准与技术报告不一样,不要把标准写成技术报告。
3, 在该标准中,一直提到,representativeness (代表性)。到底什么是代表性,必须给出定义。在标准中出现的其它类似的词也应该一一作出定义。
下一次工作组会议将在11月26-27日在伦敦举行,全体会议将在11月28日举行。
会议完后,整理会议资料并及时编写会议报告。7月5日从慕尼黑出发飞往成都,6日上午到达北京转机,于6日中午抵达成都。
经过本次会议后,总结如下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:
1, 编写标准的专家应该参会,以便更好的与其他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,及时解决问题;
2, 编写标准的专家在制备标准的过程中,应该广泛阅读现有标准,总结没有的采样方法,避免工作的重复性,确保工作的创新性。
赵蓉
2014年7月7日